ARTFUL THINKING :激發孩子潛能的哈佛名畫思考課

ebook 6大思考稟性╳20條思考路徑,鍛鍊AI世代的賞識思維 · 學習與教育

By 李宜蓁

cover image of ARTFUL THINKING :激發孩子潛能的哈佛名畫思考課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台灣第一本源自哈佛大學「賞識思維」(ArtfulThinking)的本土實踐之作

6大思考秉性(目標)╳20條思考路徑(方法)╳12幅世界名畫(工具)

透過眼腦鏈結,激發大腦潛力,帶領孩子建立思考的厚度!

  哈佛零點計畫(ProjectZero)共同主持人大衛.柏金斯(DavidPerkins)曾說:

  啟動靈活思考力的有效方法,就在於「觀看藝術」。

  賞識思維(ArtfulThinking)如同思考的羅盤,

  重點不在於藝術或繪畫技法,「大腦思考的路徑與方法」才是核心與精髓。

  面對人工智慧崛起的AI(ArtificialIntelligence)時代,

  孩子還需要另一種AI(AestheticIntelligence)──美學智能,

  如同身體肌肉需要鍛練,腦袋的「思考肌肉」更需從小開始練習!

  本書源起於美國國家藝廊攜手哈佛大學零點計畫「藝術的思辨」課程,

  作者李宜蓁(TiffanyLee),是台灣第一位完成這套課程認證的合格講師,

  她期許自己以「賞識思維」思考系統的終身倡議者身分,持續推動這套教學與思考模組。

  現在,就跟著宜蓁老師名畫思考課的引導,鍛鍊你與孩子的「思考肌肉」!

  只要選定:一個思考稟性(目標),一條思考路徑(方法),一幅名畫(工具),

  讓「看的教育」先於「聽的教育」,從1分鐘「深思熟慮」的觀看開始,

  透過觀看世界名畫,鍛鍊3~10歲孩童、甚至大人自己的思考肌肉,並非遙不可及!

  那麼,我們可以如何鍛鍊思考肌肉?

  「賞識思維」已替我們歸納淬鍊出步驟清楚可行的目標與路徑:

  6大目標──觀察與描述、比較與連結、提問與探究、證據與推理、找出複雜性、探索觀點──

  而每項目標,都有切實可行的建議提問路徑與方法,如接力描述、創意性比較、多元視角、進入角色......

  透過循序漸進、有方法步驟的對話與提問,就能鍛鍊大腦的思考厚度!

  譬如,以〈拾穗者之歸〉與〈拾穗〉兩幅畫作為例,便是鍛鍊「比較與連結」思考稟性的好工具。

  透過「創意性思考」這條路徑,觀察兩幅畫作不同,

  帶領孩子有結構的從人、農作物、人造物、動物等不同項目觀察與記錄,

  在兩幅作品中「找一找」彼此間最明顯的相似處,「想一想」為什麼,「比一比」最明顯的相異處。

  經過前面比較異同的思考歷程,

  大人再使用「我以前認為......我現在認為......」的思考路徑引導統整,

  最後才帶出拾穗文化的內涵與精神,翻轉過往一開始就直接切入畫作內涵的導覽模式。

  又如以〈自由引領人民〉畫作為例,

  便是以「觀察/思考/我/我們」的思考路徑,鍛鍊「探索觀點」思考稟性的範例。

  將孩子們的細緻觀察,用人事時地物形狀等方式分類後,

  再透過「這幅畫讓我想到......」的引導語,連結孩子說出「我/我們」的生活經驗,

  甚至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更深度引導說出自己身為地球公民,可扮演哪些積極角色。

  全書12幅畫作引導,都有實踐歷程的對話紀錄可供借鏡參照與運用,

  讓第一次帶領孩子踏入名畫世界的大人,也能心有所本不害怕。

  看藝術,學思考!

  就從選定一塊思考肌肉、觀察一幅名畫開始,

  6大思考稟性,20條思考路徑,相互援引靈活運用,

  鍛鍊你與孩子更豐富、更多元、更有厚度的思考力。

  【本書適合對象】

  找尋結合「藝術與思考」素養教學新方法的教學工作者

  對探究思考方法有熱忱,期待在日常生活運用「賞識思維」引導孩子突破思考框架的大人

  家有圖像思考型孩子,覺得自己是藝術門外漢,恐懼帶孩子去看畫、被問倒的家長

  想提升自己和孩子藝術鑑賞與深度思考力的親師與大人

本書特色

  思考不再虛無飄渺!6大思考稟性,20條思考路徑,讓思考變得可見。

  教心法,更教技法!最落地務實的課堂提問引導紀錄,手把手陪伴父母、老師一起操作。

  古典名畫思考示範!每種思考稟性示範兩條不同思考路徑,清楚的步驟解析,務實的對話示範。

  非藝術背景也不怕!全台首位「藝術的思辨」認證講師著作,跟著理工媽踏入「看名畫學思考」的世界。

各界好評

  「從我在兒童主日學持續近兩年對孩子賞識思維訓練的觀察,我看到孩子的觀察力提升了、表達事件的語彙變精準了、回答開始有因果推論的關聯,在感受上也顯得更為敏銳。這些漸漸成長的變化,更加深我在台灣持續推動賞識思維的信念。」──曾正男(政大應數系教授、教育部Soobi施筆獸計畫主持人)

  「讓『藝術作品』作為有趣的載體,奠定『思考力』的厚度。零點計畫官方出的相關書籍,較少有如此豐富的實際例子,本書一一列出跟學生互動的提問、紀錄,對第一次接觸思考路徑的人來說,更容易掌握如何操作。」──林竹芸(雙橡教育創辦人、SeeThinkWonder思考挑戰賽總監)

  「Tiffany帶來哈佛實證有年的賞識思維鍛鍊思考力這本書,在108課綱施行的當下,別具意義!StepbyStep如工具書操作手冊般的編寫,則是她的巧思與慈悲,讓有心想啟發孩子創意思考力的教師或家長,能試著操作而不徬徨!讓孩子們的天賦被啟迪,台灣教育能有燦爛彩虹。」──蘇穎群(新北市淡水區文化國小校長)

  「看到宜蓁推廣『看藝術,學思考』從無到有的整個過程,真的十分感佩。她每一場精彩的導聆,實在引人入勝。謝謝她導入這樣的互動式藝術教育理念,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徐秋華(公共電視總經理)

  「Tiffany老師以賞識思維的方法在『大稻埕國際藝術節』舉辦藝術教育工作坊已連續3年,每一次都讓參與者更了解藝術的美好和背後豐富的意涵。她是非常好的藝術教育推廣者,賞識思維是非常有用的學習與思考方法。」──周奕成(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發起人)

  「SIMFO過去有榮幸跟李宜蓁老師合作舉辦『如何透過畫作培養氣候變遷意識』的工作坊,讓我深刻體驗到透過視覺藝術,培養我們系統思考與共同覺知的魅力。誠心推薦這本書給想要培養自身及孩子藝術與思考素養的朋友。也希望有一天每個學校都能夠採用這套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薛喬仁(系統變革專家、麻省理工博士、SIMFO系統影響力聯合家族辦公室共同創辦人)

  「教練學vs.教育學的共通性=培養『理解』與『探究』的能力,而兩者的第一步,皆是從自我修練開始──『改變思維模式』。本書是很好的起點,將教育本質結合教練式提問,從小培養孩子的思考力。成長沒有捷徑,現在就開始吧!」──蘇慧玲(善群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美國ICF認證專業教練)

  方念華(資深媒體人、TVBS主播)

  范琪斐(資深媒體人、節目製作主持人)

  黃姍姍(忠泰美術館總監)

  雷倩(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主任委員)

ARTFUL THINKING :激發孩子潛能的哈佛名畫思考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