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論(第一集)

ebook 被「歌頌」千年的傳統遺毒,從根本上挖掘中國的爛瘡 · 小言論

By 鄒韜奮

cover image of 小言論(第一集)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一女子具備專門學識和經濟獨立,就享有婚姻和為人的自由

有情人終成眷屬不僅憑藉真心,還得配備與傳統抗衡的勇氣

表面再如何新潮開明,也掩蓋不了迂腐內在散發的酸臭言行

中華民國成立之初,眾人面對新時代無不歡欣雀躍,

然而累積千年的民族弊端,又豈是短期內可以消除的——

民主並非一味自我中心,唯有「尊重」方能通往真正的民主

有些人總以「新思想」為藉口,掩蓋自身醜惡又齷齪的行徑,

打著自由民主的旗幟,遇到和自己利益相違背的就變換嘴臉。

比如有男子在外頭與陌生女性調情,認為這是個人自由之展現,

當獲悉該女子竟是自己的未婚妻,又立刻站在道德制高點要求退婚!

我們誠要開通風氣,最低限度的基本道德,須能嚴格的尊重對方的意志自由:換句話說,即絕對的不得以一方面的意思強迫對方以必從。我們誠然贊成「男女平等,交際自由」。但所謂「平等」是兩方都立於平等的地位,誰也不應壓迫誰;所謂「自由」,要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範圍。若有一方壓迫另一方,是否平等?受壓迫者是否自由?

政治是眾人之事,從底層改革重新凝聚百姓的向心力

新聞事業與國家文化、社會教育等密不可分,

在20世紀初期的日本、歐美各國,報紙早已是無人不閱,

而中國明明有著龐大的人口,文盲率卻高達百分之八十!

受高等教育者少,關注政治者更少,所以內政始終一團汙穢......

中山先生在《民權主義》第一講裡曾經說起:「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有管理眾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權。今以人民管理政事,便叫做民權。」政既是「眾人之事」,和「眾人之事」有密切關係的「眾人」對於「眾人之事」應具有濃摯的興趣與顧問的熱誠;報紙是「眾人之事」的報告與批評,所以看報人民的數量和這種興趣與熱誠成正比例。

專門欺壓自己人!論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奴性」

作者發現香港的華人巡捕之間有種奇特現象:

若中國旅客的行李看起來多了一些,就藉故搜查或收取額外費用;

若碰上個金髮碧眼的外國人,巡捕便「怠忽職守」、馬虎放行。

這赤裸裸的「雙標」行徑,卻是中國人民自古以來的弊病......

外國人同是人類,有什麼特別的東西使香港巡捕不敢稍存勒索拷詐的念頭,無非明明知道一有這種行為,碧眼兒絕對不予容忍,必定要報告當道的上級人員,而對於中國人則又明明知道必受容忍,有恃無恐。他們對於實用心理學是何等的有研究!他們所研究出來的這種中西心理的異點,也就是中西社會治亂現象所以不同的根源。

〔本書特色〕

本書選編自1928年底至1931上半年這兩年半間《生活》週刊裡的「小言論」,內容圍繞著政治時事、經濟教育、社會現象和民族思想等等,下筆一針見血,文字鏗鏘有力,具體展現出作者的愛國情懷與深刻洞察力,本書涵蓋主題相當廣泛,盼能從生活各個層面為讀者帶來「啟迪理智能力,增富知識見聞」的正面影響。

小言論(第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