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所以我存在

ebook 語言如何形塑我們的思想並決定社會的政治 · Diverge

By 庫布拉.古慕塞

cover image of 我說,所以我存在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Libby_app_icon.svg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app-store-button-en.svg play-store-badge-en.svg
LibbyDevices.png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oading...

2020德國非小說獎入圍X亞馬遜評價4.6顆星X長踞德國明鏡週刊暢銷榜

「當我們將個人觀點絕對化,就是在尋找語言上的他人支配權。」

──德國副總理暨作家羅伯特.哈柏克(RobertHabeck)

語言不只是不同語種所代表的文化,也是社會角色所發出來的聲音。

在這個日漸極端的分化世界中,我們究竟該怎麼彼此談論,而非只談論彼此?

  人們被視為群體時,自我會逐漸不可見;唯有當人開口說話時,才能將自己從客體轉變為主體。在這個越來越嚴厲、充滿仇恨的話語時代,我們所有人如何才能以不同的方式相互交流?

  語言乘載不同文化情感,建構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同時為議題的框架和邏輯劃出限制,因而排除了異己。我們的社會由不同客體構成,並日漸形成標準,這些標準既是標籤也是框架,框架外的異己者便失去話語權而無法被看見。

  「是經驗形塑了一個語言,是語言控制了一種經驗。」

  ──美國作家詹姆斯.鮑德溫(JamesBaldwin)

 

  作者庫布拉是流利的多語者,她以土耳其語字詞表達的鄉愁無法完整複製到德語的經驗,精準地陳述了語言的限制和力量。除了以移民二代、多語者、伊斯蘭教信仰的多重標籤,即框架外的異己者視角來探討政治立場的形塑之外,她同時大量引用學術、實務與日常經驗來說明,人們在使用語言表達意見時會因語言限制而出現盲點,甚至因為忽略字詞的可能差異或是預設前提偏頗了論點。

  如今社群媒體的興盛將詞語乘載的立場與意涵都放大,變化速度過快而來不及好好檢視,因此庫布拉試圖提出一種新的說話和傾聽方式,期望人們能在日漸極端分化的世界裡思考,以進行「真正的對話」。

本書特色

  庫布拉用自己土耳其在德國移民、懂四種語言(土耳其語、阿拉伯文、英文、德文)、伊斯蘭教徒及婦女等身份,來談現有語言的限制與力量、弱勢族群的標籤、社會與政治的不平等。

專業推薦

 

  洪凌|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陳明莉|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教授、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人權諮詢顧問

  「當我們使用語言表達某件事情時,往往會使用詞語而忽略詞義中的差異,或者利用詞義成立的前提以贏得潛在的爭論。語言不僅定義了這個世界,也能排除異見者,並設定議題的框架和邏輯。在這個框架之外,任何異見可能無法被理解或聽到。光是回顧語言進化的歷史,就足以呈現女權運動的歷史。」——王曉丹|政治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

  「自由解放的舉措,一本關於語言平等和政治力量,高明的散文。」——新蘇黎世星期天日報(NZZamSonntag)

  「精確、巧妙而且極好閱讀⋯⋯一部重要並能激發思考的評論散文。古穆賽熱情地懇求新的自由語言及新的思想方式,向現況提出質疑。」——德國亞琛報(AachenerNachrichten)

我說,所以我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