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後書(拓孤之地;凶年巡禮;母語辭典)

ebook 雙囍文學

By 廖偉棠

cover image of 劫後書(拓孤之地;凶年巡禮;母語辭典)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以詩歌辨析文明的脈絡,遙祝永隔的靈魂,安放離散的身軀

廖偉棠文學歷程代表作

「我知道一本書闔上的地方

必然有另一本書被打開

直到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本辭典」

  「劫後重逢,最怕的是見面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但有詩為證,我們定能辨認本來面目,詩是明月,我們就是起伏的千巖。」

  本書收錄廖偉棠二〇一八到二〇二二年間作品,分為三部詩集:拓孤之地;凶年巡禮;母語辭典。

  孤魂的傲氣與特立獨行,「台灣」──拓孤之地

  遍路上沒有人是倖存者,「大疫」──凶年巡禮

  母語是她們最終的倚恃,「香港」──母語辭典

  拓孤之地,以台灣文化為寫作主題,涉及文學、音樂、歷史及歷史,以詩歌形式再次詮釋近代化歷史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自現代文學之父賴和開始,接連寫到呂赫若、江文也、柯旗化、雷震、羅曼菲、劉宸君......等曾經燃燒的火光。懷抱各自理想的眾人,如何面對台灣,形塑台灣。

  凶年巡禮,以至今未察成因,有史以來最險峻的傳染疾病,新冠肺炎肆虐期間,人如何看待生離死別,國家機器又如何(吃力地)運作,先天下感知的詩人該如何扮演稱職的角色?思索生命,判斷價值,為人類發聲。

  母語辭典,身分是漂泊者終須面對的問題,從中國到香港,香港到台灣,詩人如何尋求自我的認同。從香港近年來的轉變中,回溯記憶和過往的風土如何影響一代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繼續存在著離散的群眾,持續編纂著我們的母語辭典。

本書特色

  《劫後書》是廖偉棠定居台灣後完成的首部力作,以入世的主題,表現出詩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定位。特別是《拓孤之地》中,探尋了台灣與台灣人的關係和脈絡,從入詩的歷史人物可發現,廖偉棠提供了主流論述之外的另一層思考;既是本土化也是全球化的涉略與解答。

劫後書(拓孤之地;凶年巡禮;母語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