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被遮蔽的真相

ebook

By 金匠

cover image of 清明上河圖,被遮蔽的真相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目前已知最早版本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

原畫長約528公分、高約24.8公分,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作品以長卷形式,描繪北宋時代的京城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

及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市集)和自然風光(農村)。

畫中約莫有814人、牲畜六十多匹、船隻28艘、房屋樓宇三十多棟、

車20輛、轎8頂、樹木一百七十多棵。

既然叫〈清明上河圖〉,多年來我們都以為:

清明,是指清明節;上河,則是汴河的尊稱。

但本書作者、中國中央美術學院博士金匠卻指出,

若是你帶著這個認知觀看全畫,會出現不少矛盾。

例如,清明時節天氣應該還很冷,畫中的人卻光著上身、趴在地上睡覺;

還有,北宋規定清明時節不能動火,可是畫中有不少生火的爐灶......。

為了解開這些謎團,作者花了兩個多月白描圖像、臨摹全卷,

一寸一寸放大細節後,結合史料文獻,解析原作,發現史官沒寫的歷史真相。

‧宋朝可能弱但一定很有錢,圖上28艘船證明,當時的冶鐵比工業革命發達。

 〈清明上河圖〉共有船隻28艘,每艘船上有密密麻麻的小點,

 代表固定船舷板的鐵釘,反映出北宋高度發展冶鐵業。

 有學者估算,宋神宗朝代的鐵產量比工業革命的產量高出5倍。

‧西域胡人明明被擋在北宋疆域之外,畫中的駱駝哪裡來?

宋朝雖然鼓勵對外貿易,但被西夏、遼封鎖,西域胡人被擋在疆域之外。

所以有駝隊,不代表有胡商,而是顯示北宋遠離沙漠,卻飼養駱駝運載貨物。

‧政府一直喊錢荒,但畫中馬車串滿銅錢?

神宗時期,保守派大臣不斷上奏,說人民沒錢可用,社會出現「錢荒」。

但我們能在畫中清楚看到掛滿銅錢的串車,串車旁還有人捧著幾串銅錢,

或許當時社會中的錢荒,沒有保守派說得那麼嚴重。

‧宋神宗想壯大國防的理想,藏在畫的最末端。

宋太祖建國後,為了避免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事件重演,

他頒布「更戍法」,軍隊不斷輪調,連小國西夏都打不過。

神宗為了改變現狀,頒布「將兵法」,安排主將操練軍隊,提升兵力。

在畫的最末端出現的禁軍隊伍,就是將官在皇帝欽點下,鍛鍊人民成精兵。

到底〈清明上河圖〉的清明,指的是清明節,還是在歌頌當時社會的清明政治,

又或單指汴梁城東最南端的清明坊(這裡是汴河流出汴梁的位置);

上河呢?究竟是汴河的尊稱,或是漕船在汴河中「逆水而上」的畫面?

畫中出現的和尚、道士、說書人、牙人、雜役等大小人物,

甚至一景一物都有寓意。這不只是一幅巨作,更充滿符號意義,

本書展現的破譯成果、讓你一路充滿驚喜。

清明上河圖,被遮蔽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