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解析-美國大學性教育講義

ebook 性愛與溝通、性表現、性犯罪與性產業 · 性的解析-美國大學性教育講義

By 威廉.亞伯

cover image of 性的解析-美國大學性教育講義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性,不只是生殖器的相互摩擦

人類的性行為總是包括了豐富的情緒──從愛到焦慮,從渴望到憎惡。

若我們無視於此,那麼我們仍然不懂性、不懂愛,不懂別人,也不懂自己。

「為什麼人會對赤身裸體感到難為情?」

「做愛時幻想著對方以外的其他人,是不是『精神上的不忠』?」

「為什麼已經有了性伴侶,但還是會自慰?」

「做愛結束之後,是不是應該和對方聊聊天?要聊什麼?」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穿另一個性別的衣物,並且會因此產生性興奮?」

這些問題說明了「人的行為永遠無法不帶情感」,關於性的行為也絕不例外。性,是人身最特殊的一個部分,所涉及的不只是器官能否正常運作、功能是否健全,還關係到人類各種複雜的情感、情緒與感受。除此之外,性也是個人形成自我認同的重要關鍵,無時無刻不受到整個社會與文化脈絡的影響。

本書是《性的解析》系列的第二冊,剖析性的心理、文化與社會面向。本書內容的背後有著大量的研究與調查支撐,這些客觀的研究成果足以豐富我們對於性的理解,破除僵化的偏見與刻板印象。書中並包含各式提問、測驗與評量,可以作為親子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朋友與情人之間,甚至自己與自己之間相互對話、共同討論的題材,更可藉此反思社會現實。

我們得要正視「性」、「身體」與「情感」,以及這些複雜的身體經驗帶給我們的多樣感受。在本書中,我們將一起探討以下這些問題:

──性與愛的關係是什麼?是否存在無性之愛,或無愛之性?性與愛需要哪些溝通?衝突又要如何解決?

──各種形式的性偏好症:戀物症、異裝症、戀獸症、窺視症、暴露症、戀猥褻電話症、磨擦症、戀屍症、戀童症、性施虐症、性被虐症,它們的定義為何?又如何形成?

──什麼是性騷擾?如何告訴對方,這就是性騷擾?

──強暴為何會發生?強暴發生在陌生人之間嗎?或是更多發生在熟人之間?夫妻之間是否可能發生強暴?什麼是「強暴創傷症候群」?

──如何區分「色情」與「情色」?裸露的女體是性解放,還是對女性的剝削?性的裸露是否屬於言論自由的一環?

──性交易是否應該除罪化、合法化?罰娼不罰嫖合理嗎?或是罰娼也罰嫖比較合理?還是以上都不合理?性工作是否也是一項工作?

以上這些問題的回答,需要更多客觀的知識,也需要更多的公共討論與對話,讓我們一起思索屬於台灣的答案。

本書是在美國長久以來採用,並廣受歡迎的大學性教育教科書,中譯本分為三冊出版:

《性的解析──美國大學性教育講義1:身體、性別與各年齡層的性》

性、流行文化與媒體╱不同文化與時代背景中的性╱關於性的批判性思考╱性學研究╱女性性器官、性生理與性反應╱男性性器官、性生理與性反應╱性別與性別角色╱性別變異╱兒童與青少年期的性╱成年期的性

《性的解析──美國大學性教育講義2:性愛與溝通、性表現、性犯罪與性產業》

愛與性╱嫉妒╱溝通與衝突╱性行為╱性腳本╱性變異╱性偏好症╱性騷擾╱性攻擊╱性侵害╱反對性歧視╱性交易╱同性婚姻╱性權

《性的解析──美國大學性教育講義3:懷孕、生產、性的醫療與健康》

避孕與生育控制╱墮胎╱受精╱懷孕╱不孕╱生產╱父職與母職╱性的健康╱性與癌症╱性功能障礙與性生活不滿╱性感染疾病╱人類免疫缺乏病毒與愛滋病(預定2019年年初出版))

名人推薦

王曉丹│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莊淑靜│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長

專文導讀、推薦

特別收錄作者台灣版序文

對於「性」,我們有太多誤解、太多成見、太多不知所以。......為了尋找出路,就必須破除偏見、解決謎團,並在生活中實踐與練習,此時,閱讀是擴大生命經驗、解除疑惑的最佳方式。本書內容深入淺出、包羅萬象,只要妳╱你願意,它是幫助我們從無知的此岸,渡向智慧的彼岸不可或缺的客觀文本。──王曉丹(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我們應該修正過去把「性」視為不該問、不該談的鴕鳥態度,開始為自己與社會找尋更寬廣的視野與更多元的路徑,增強得以享受性的美好的能力。這些視野與能力的鍛鍊需要更多資訊、更多科學研究的協助,還有更多公眾討論,本書就是這樣一本得以陪伴人們探索「性」、回應人們各式各樣提問的性教育教科書,我很希望能把它介紹給台灣的讀者。──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本書雖然翻譯自英文,卻極為符合台灣《性別平等教育法》的精神與課程內容。......許多學校與教師對於新的學科與議題融入感到困惑與無所適從之時,本書的出版恰好成為教師們備課時的極佳指引。閱讀此書的過程中,我也不斷看到書中描述的美國社會、校園相關性別議題,有些議題的發展竟與台灣如此相似;他國已經歷的歷程,正好可以提供身處相似處境的我們更多參考。──莊淑靜(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長)

性的解析-美國大學性教育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