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校長打破傳統教育框架!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

ebook

By 工藤勇一

cover image of 日本校長打破傳統教育框架!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養育孩子的真正目的」是什麼?改變學校中所謂的「理所當然」的校長試著思考育兒中所謂的「理所當然」  東京都千代田區立麴町國中的校長工藤勇一,因實行一系列教育改革而受到媒體大眾的矚目,例如:取消回家作業、期中及期末考試、班導師制度,以及服裝儀容檢查等公立學校理所當然的制度。  帶動日本教育界一波「麴中革命」的工藤勇一,同時也是一位對養育孩子有著諸多煩惱的父親。他回顧自己養育孩子的方式,整理成37則教養觀,希望帶領大家一同思考「對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   按下孩子的「自主」開關  現今是個迎向巨大轉捩點的時代,孩子的自我探索變得比以前更重要,父母不能為孩子撰寫人生劇本,孩子必須為自己做出重要決定。身為父母,該如何協助孩子取回自主性?   讓孩子實際體驗受挫 不要給予超過必要的幫助,也不要替孩子剷除障礙,要讓孩子能夠自己跨越眼前的高牆。   鼓勵孩子嘗試 有時候父母會過度給予,慢慢地孩子就會變得很被動,忘記該如何自行努力。鼓勵並給予孩子反覆嘗試、找出適合自己方式的機會。   給予情緒上的支持 幫助孩子自行建立內心的安全感,擁有強韌心理素質的孩子,即使遇到挫折,也能為自己加油努力。   育兒的眞正目的  身為老師及父親,工藤勇一認為,就像思考「學校的眞正目的」一樣,父母也要試著找出「育兒的眞正目的」。  父母都希望孩子未來能在社會中生存,這點並非取決於孩童時期的能力或成績,而是擴展孩子的視野,將他們從僵化的價值觀中解放,給孩子時間去探索和發現目標。   朋友越多越好,但是我家孩子的朋友很少......   孩子的本分就是去學校上課,但是我家的孩子卻不願意上學......   要和孩子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但是卻不順利......  相信父母大多都曾經有過上述的煩惱,但是父母期望的生活方式,未必是孩子想要的,即使是親子關係,父母和孩子終究是不同個體,經歷的人生也完全不同。  工藤勇一針對這些情境一一剖析與診斷,只要能理解對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不會過度執著這些事。   四大面向,教出不被時代淘汰的孩子   父母可以如何看待自己 放下必須成為理想父母的自我要求,與孩子關係不密切也沒關係!讓孩子保有自主性更重要。   讓孩子取得自主性 孩子間衝突時,不需馬上介入調停,孩子有能力自己解決紛爭!   與孩子對話的眉角 比起「訓斥」,要讓孩子自己「選擇」未來。以提問的方式訓練孩子能夠自我承擔、擁有自己解決問題的勇氣。   如何因應孩子的壞習慣 比起一味阻止,不如思考將此轉變成有益孩子的經驗。稍微擺脫管控孩子的視角,就能從孩子沉迷的事物中找到孩子的長處。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溫美玉|溫老師備課Party創辦人  特別推薦(按姓氏筆畫)  王冠銘|桃園市立大溪高級中等學校校長  朱元隆|桃園市立大園國際高中校長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其正(醜爸)|父母成長作家、講師  彭菊仙|親子作家  劉軒|知名作家/心理學教育家  劉桂光|臺北市立復興高級中學校長  蔡傑爸|親職教育作家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日本校長打破傳統教育框架!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