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路而行,亞瑟.本森沉思集

ebook 擺脫「原則」的束縛,關於哲理和美學的探索之旅

By [英]亞瑟.本森

cover image of 沿路而行,亞瑟.本森沉思集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Libby_app_icon.svg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app-store-button-en.svg play-store-badge-en.svg
LibbyDevices.png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oading...

★論八卦:這不過是自己對他人產生興趣之後的自然過程。

★論性情:生活中亟需要區分原則與個人喜好之間的差別。

★論平凡:若是完全發揮其功用,那麼它就沒有不美的理由。

★論真誠:我們所說的話要真,而不是要說出內心所想的一切。

★論自憐:不僅是對勇氣的有害克制,也是對大千世界的侮辱。

跟隨本森教授來一趟屬於「哲學」與「思考」的深度旅行!

【西方版「還願」?談迷信怎麼導致人自我毀滅】

有些人習慣在做任何事情前,都去求神問卜、渴求上帝的支持,

對於生活細節也有著莫名的堅持,例如某些數字是不吉利的,

只要在周遭發現這些「禁忌」數字,他們就會變得異常恐慌......

聽聽本森怎麼說

「這個世界上,總有神祕與可怕的事情讓人疑惑不解。但是,任由臆想的恐懼增添肩上的負重,折磨自己的思想,然後妄想以一些古怪或是毫無意義的儀式來獲得解脫,這些都是毫無必要的。」

【為消逝的生命哀慟不已,其實悲傷的是自己的未來】

你的生活中是否曾經與「死神」近距離接觸?

剛轉過某個路口,下一秒身後發出追撞巨響;

剛結束某國旅行,新聞播報當地發生規模X.X大地震;

剛走過某座老舊吊橋,沒多久繩索就應聲斷裂......

在感到驚魂未定的同時,不妨回憶下當下的心情——

你真的對「死亡」本身感到恐懼嗎?

抑或是「回想」的動作挑動了神經?

聽聽本森怎麼說

「面對死亡,內心的簡靜,尋常的思想,湧上我的心間,不見任何傷感成分,也沒有戲劇化的轉折或是情感的渲染。也許,這本身就是情感的一種展現吧。但我卻覺得,情感時常是在反思之後才生發的。事實上,在歷經人生中最為緊急或是悲傷的時刻,人是根本不會意識到其本身是否緊急或悲傷的。」

【誰能夠定義「庸俗」二字,又有誰是絕對的超然自適?】

常聽到身邊的人評價:「這東西(這個人)好俗!」

可能源自社會默認的庸俗行為,也可能是某種迂腐的思想,

但更多時候,其實是粗野之人在為自己的「直言敢諫」沾沾自喜......

聽聽本森怎麼說

「庸俗的本質,不在於自身真正的成功,而在於別人眼中的成功,不在於自己真正要比別人優秀多少,而在於看上去要比別人優秀,並非要獲得真正的偉大,而想著讓別人羨慕嫉妒自己那名不副實的偉大光環。但我們也可以說,那些更專注於工作本身,而不是虛名的人,可以排除在庸俗之外;而那些只希望工作能給自己帶來名聲的人,幾乎都難逃庸俗之列。」

〔本書特色〕

本書是英國知名散文家亞瑟.本森的思想精粹,旨為「哲學探索」,每一篇皆可獨立閱讀。作者擬定了各個待探討的議題,藉由某個事件作為開頭,一部分是本森的親身經歷,一部分則是他人的際遇,進而點出該章節的主旨,盼能引發大眾對生活、藝術、政治、心理等層面的沉思,與讀者產生共鳴。

沿路而行,亞瑟.本森沉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