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 Distance |
---|---|
Loading... |
「成就不在於物質高低,而是你回到以前的地方把無助的自己帶回來。」
——尊勝第十六世大寶法王讓炯日佩多傑
你有五十肩、肩頸痠痛、痛風、睡不好、膝蓋痠痛......等等的毛病嗎?
這些可能都是你長期不良生活習慣累積下來的問題,
卻因為工作、家庭兩頭忙而忽略這些問題,
最後可能只能常跑醫院或靠藥物治療來抑制,但這是你想要的生活嗎?
本書透過LEO老師(楊裕仲)分享遠從印度佛教的聲音治療法傳承而來的「缽
★ 希望改善身體體況及生活品質的人
★ 長時間不良習慣引發文明病等無法改善症狀的人
★ 想學會一套技術幫助身邊摯愛的人改善身體健康的人
聯合強力推薦》》
釋淨耀師父/中國佛教會理事長
楊北辰/四川美術學院專任副教授
貫譽老師/身心靈帶領者
張耀宗/「數字易經」、「快速記憶」課程創辦人
許秀婷Hứa Tú Đình/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越南分會理事暨副秘書長
徐三翰/中醫師
陳護木/中華數位貨幣協會理事長
林一泓/歐付寶投資控股集團創辦人暨董事長
李明璁/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老師
陳柏華會計師/台灣產業合作發展協會理事長
陳顥仁 Howard/券券文化傳媒 創辦人
李承仲/台北城大飯店 董事長
汪筱玲/CGC全球聯合意識總部 創辦人
【自序】
《楔子》願缽聲,遍見十方
認識「聲音」的這近十年時間裡,常常為了驗證「聲音」這項介質的客觀性,不斷地與聲音進行對話,包括在旅行、當義工、做義診、從事教學,甚至做臨床實驗等等而行走全世界,因而認識不少世界各地對「聲音」認同的朋友、學生們,也讓我在世界各地的許多角落見識到許多生活在你我認知以外的人們,其「真正生活的樣子」。
》》走出舒適圈,看見另一群生活在底層的人們
如同你我的一般人,對於「生活」的認知,總覺得「人生」好像是自己可以掌握的、可以「自由地」選擇你我想要的生活方式、生活品質、學習方式,以及如何賺錢、去選擇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並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但事實上是,當我走出自己生活環境,並透過旅行的眼睛真真實實的看見:原來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的人被現實逼迫、沒有能力、沒有足夠收入可以去看醫生,甚至許多蹲在世界聞名的風景區角落裡乞討的人們,他們實際生活更是你我難以想像的存在,例如有人一出生就被某些非法集團所控制、刻意將身體變成殘疾人士、被迫放置在旅客多的地方乞討,像是佛教聖地——印度的菩提迦耶等,又或是雖然身體沒有殘缺但出身的環境不好難以掙到固定收入,例如在偏遠山區中修行的師父、丘比尼師姐們、各國的貧民窟、難民營,或位在西藏、雲南、尼泊爾、青海等的少數偏遠民族、台灣深山部落......等。
而這些地方也長年面對醫藥及醫療的缺乏,使得這些人當身體有任何微恙時,只能任其惡化發展;有的人甚至因已上了年紀,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放棄身體能夠恢復健康的可能性,只求將手中微薄的資糧,留到下一餐溫飽或是下一筆補助款來臨之前的盤算著過日子。
》》在印度菩提迦耶體驗最尊貴及最貧窮的震撼
從2012年起,我開始年年到印度的菩提迦耶,參加藏傳的「世界祈願法會」擔任義工。這是由藏傳尊勝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Ogyen Trinley Dorje)所號召,讓位於世界各地的義工們 、仁波切們一同前來完成的殊勝法會。
我當了這麼多年的義工生活下來,著實見證了什麼叫:「緣起的不可思議」。當年剛到印度時,映入眼的第一眼印象,猶如回到4、50年代時的台灣一般,可用「落後」一詞來形容當時的「印度菩提迦耶」一點都不為過。在當時,隨地可見的泥巴路、牛隻、三輪車、腳踏車、嘟嘟車、乞丐、破磚瓦屋,是生活在現代都市叢林裡的人很難想像的一個地方;尤其到了晚上沒有路燈,只有雨後泥濘的爛路與月光而已,而附近不遠處除了是當地的貧民窟外,更擁有世界最富盛名的佛陀成道地——「正覺塔」。
一眼望去,所有的人、事、物、地、景色產生巨大衝突感,就如同佛典中所談下三道——畜生、餓鬼、地獄——一般的呈現在面前。看見時空如此錯置,卻讓我的內心徹底的被震撼住了,也才真正開始改變自己,實際體驗在人世間及宇宙渺小如我還能做什麼?......
》》「聲灸」+「健康四件事」=「無毒人生」
這些年來,只要有機會,除了推廣「聲灸(Sound-Penetrate)」、「聲音的辯證與應用」外,同時也長年推廣「健康四件事」:即喝水、吹風機、睡覺、喝粥(136超級養氣粥),其原理恰巧符合了中醫的「補、洩、造血、解毒」等四件在人體最重要的元素養分。
當許多人的日常已經習慣吃藥、外求各式各樣的醫療行為的同時,身體已經找不出更有效解方的今日,我推行「聲灸(Sound-Penetrate)」目的,無非是希望能讓更多人能認同「無毒人生」的存在,回到身體最原始就有的自癒能力基礎上,讓身體自然而然地產生如飛輪般的循環力量,促使自身生活品質在質量各方面都能優化。其實,只要我們願意在日常生活中改變一些「不好」習慣,放入一些「好」的生活習慣,就可以讓「身體不藥而癒」。
這並非不可能,而是非常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實現的。
》》用聲灸及吹風機掃除師父疼痛的身體
例如我常常在義工、義診、志工的活動場合中都會遇到不少師父,雖然生活作息十分正常,包括平時茹素、長年頌經打坐做功課等等,但卻因為身體太過潮濕,或該喝水時沒補水、太久沒有活動而使得身體僵硬,又或是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打坐頌經,導致身體積累許多的不適感等等。
這時,若想要幫忙他們做身體局部按摩,卻又面臨到師父在做佛學實修時,不適合肢體接(碰)觸。因此師父們也只能對身體的病痛望而卻步。但是,當透過「聲音」這個既科學又客觀的介質,情況又不一樣了。
因為「聲音」的傳遞並不須要接觸身體,若能適當控制後,所展現出強大而有趣的穿透力能恰如其分地引導身體中不平均的水分移動,並到身體所需的地方加強流動代謝,再搭配每天養成習慣用吹風機去濕(其原理來自中醫的艾灸),就可以解決師父身體疼痛的問題。
所以,當第二次再見面時,就會聽到師父們說:「我的身體透過你的『聲音』調整後,好了很多吔!而且也是因為認識了你,我才有了人生第一把吹風機。沒想到,每天固定早上起來吹個10~30分鐘而已,過一陣子後,身體竟然好轉起來,真的就不痛了!」每次我只要聽到許多有緣人如此訴說著他/她們身上的「意外好消息」時,都足以讓我開心不已,而且持續很久。我想這就是那麼多年下來,被這許許多多的感動與被看見的痊癒溫度,才能讓我繼續維持推廣著「聲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