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開始自己打造行動力

ebook 改變大腦設定,終結拖延症 · 廣泛閱讀

By 菅原洋平

cover image of 10歲開始自己打造行動力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附「不拖延分析表」,下載列印使用,挑戰立即行動遊戲

改變大腦的設定,調整行動的方式,從此不再拖拖拉拉!

做大腦的教練,一周維持四天,澈底終結拖延症!

*「現在就做」的神奇魔法書

這是一本解救家長於水火的「終結拖延症」祕笈!不論您是苦惱於對孩子三催四請,卻總聽到「等一下啦」的回答,屢屢瀕臨爆炸邊緣,還是家裡早已上演親子大戰數十回合,卻依舊改不了孩子「怎麼叫也叫不動的毛病」,我們都極力推薦您和孩子一起閱讀這本「現在就做」的神奇魔法書!本書由著作累積發行50萬本的職能治療師菅原洋平執筆,教孩子利用大腦的機制,簡單的改變行動模式來避免拖延症。只要照著書中建議的作法親身實踐,就能擺脫拖拖拉拉的習慣!

*了解做事拖拖拉拉的原因

作者首先以嬰兒的大腦為例,說明「做事拖拖拉拉」的主因。嬰兒不管拿到什麼東西都會往嘴裡塞,這樣的大腦稱作「本能腦」,也就是「絕不拖拖拉拉」的大腦。但大腦還有另一個會壓抑「本能腦」的「社會腦」。當本能腦被壓抑,我們對事物就會假裝沒看見,或是故意拖延時間,不立刻採取行動。

*改變大腦設定,立刻往下執行

為了有效控制大腦,作者提醒我們不要做大腦不擅長的事情,例如:同時做好幾件事、做和預定計畫不同的事情、做的事情每次都相同,或每次都不同。如果我們能夠每次只做一件事,或者按照預定計畫做事,便是踏出消滅拖延症的第一步。

接下來,作者針對孩子無法自動自發的問題,以小學生喜歡的QA問答方式,提出了「21個具體的解決拖延方案」,能幫孩子將大腦不擅長的設定調整為「立刻執行的設定」,並解決各種拖延問題。舉例來說,當孩子「寫功課總是拖拖拉拉」,那麼,可以採取「變更行動設定法」,把原本大腦認定「回家」的步驟是到走進家門,改為「放下書包後寫一題功課」才算結束,如此一來,孩子的大腦就會輕易的接受寫功課這件事。因為我們的大腦不擅長「從頭開始做」,卻很擅長「接著做下去」。

*維持一周4天,自然而然不拖延

其他像變更行動順序法,能解決無法馬上做好出門前準備工作的困擾;改變大腦的記憶,能提升行動的幹勁;和他人一起行動,能激發自動自發的能力;成為大腦的教練,能主動切換行動,不讓大腦感到疲累等,孩子若能一一實踐,便能大大改善各種拖延症狀。只是,當孩子開始調整行動方式,不再事事拖拖拉拉,作者也提醒我們「不追求每天都能做到,一星期只要超過4天就好」。因為如果苛求孩子天天都做到,很可能會適得其反,讓孩子的行動力回到原點。

為了讓孩子輕鬆的養成習慣,只要鼓勵他一星期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日子不拖延,大腦自己會依照生物節律來選擇行動,一段時間後,孩子就會偏向不拖延的行動模式了!

*不拖延分析表,行動就像挑戰遊戲

此外,書中還提供4個「不拖延分析表」,只要掃描QRcode或上網下載列印,便能運用它們立刻展開行動,例如:不拖延時間區塊,計算做每件事所需花費的時間,將每件事切割成不同的時間區塊,再塞進想像的時間箱子裡,大腦就容易想像接下來該採取的行動;不拖延賓果遊戲,把要做的事情寫進九宮格內,完成了就劃掉;以及不拖延睡眠筆記、行動地圖等。

相信只要理解作者所說「不能立刻做的原因」,掌握「立刻行動的技巧」,在「不拖延分析表」的記錄輔助下,執行「21個具體的解決拖延方案」,孩子很快就能改變自己,成為自動自發的行動派!

※「10歲開始學」系列

《10歲開始自己學管理金錢:賺錢、存錢、花錢、增值的理財知識》

《10歲開始自己學投資理財:股票、基金、債券、獲利的重要觀念》

《10歲開始自己做生涯規畫:讓喜歡的事變成工作,提前部署快樂又有成就的人生》

《10歲開始自己讀哲學名言:課本之外的26個人生思考題》

肯定推薦

  ‧OT莉莉(陳姸伶)/職能治療師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吳姿盈/兒童職能治療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依首字筆畫排序)

名人好評

  作為職能治療師,我深受這本書吸引,因為它深入剖析了大腦的運作機制,並結合科學與實踐方法,為家長和教育者提供了有用的訓練策略。書中透過具體的案例和操作,展示了如何透過改變大腦設定來克服拖延、提升孩子的行動力。這些方法不僅能有效幫助孩子建立自律和積極的生活態度,還對提升他們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有顯著助益。──張旭鎧(職能治療師、兒童發展專家)

  身為職能治療師同時也是父母的角色,我們家對孩子總是盡可能的解釋做事情背後的邏輯,因為當孩子理解原因後,做事就可以把握住重點,也就有機會用創新做法來達成相同的目標,這是我常在演講中提到的自我效能感的培養方法之一。這本書透過職能治療師的角度,用淺顯的方式說明日常生活如何與大腦合作的技巧、建立自我效能感,讓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可以不斷的為自己注入進步的動力!──OT莉莉(陳姸伶)(職能治療師)

  拖延這回事,絕非孩子的專利。尷尬的是,大人也染上這拖拖拉拉的習氣。如果能夠在死線前,使命必達,誰不願意?但想歸想,又談何容易?欣喜的是,這本書將為大家帶來絕佳契機。透過改變大腦,有效練習,讓自己擺脫拖延,神清氣爽,煥然一新,越來越喜歡當下的自己。──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這是一本有趣又實用的書,不只是寫給孩子看,也是寫給大人看!「拖延症」已變成現今社會多數人的煩惱之一,也是許多爸媽在教養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挑戰,孩子會拖拖拉拉一定有原因,但也一定有解方!《10歲開始自己打造行動力:改變大腦設定,終結拖延症》這本書搭配可愛的插畫,輕鬆帶出許多和大腦有關的知識,幫助爸媽學習更有科學根據的方法來協助孩子提升生活效率,讓親子每日的生活都能過得更輕鬆、更舒心!──吳姿盈(兒童職能治療師)

  你也是口中總掛著「快一點」的家長嗎?對於孩子拖拖拉拉的行為,其實是有方法可治的。這本書將帶你理解孩子的大腦與身體的運作機制,讓你可以不再碎念,孩子也能動起來。──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10歲開始自己打造行動力